审批问题
宠物医院,是宠物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旋律中,宠物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心灵的慰藉与陪伴。而随着宠物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宠物医疗行业也顺势崛起,成为宠物经济中引人瞩目的“销金窟”。
从近年来的数据来看,宠物医院相关企业的发展态势十分迅猛。近五年(2019 年 -2023 年),宠物医院相关企业累计注册量超过 7000 家,是同期(2013 年 -2018 年)的 1.65 倍,2023 年注册量同比增加 16%至 1402 家。这一增长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创业者看到了宠物医疗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入场。
图片来自于企查查官方号
从区域分布上,江苏、广东断层领先,分别现存 1376 家、1136 家宠物医院相关企业。这两省经济发达,居民消费能力较高,对宠物医疗的需求也更为旺盛。浙江以 782 家位列第
三,其后的山东、河南、四川等地相关企业存量均在 700 家以内。
在城市分布方面,深圳以 467 家宠物医院相关企业存量位居全国之首,成都、郑州分别以 374 家、308 家位列第二、第三。除前三城市外,其他城市如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宠物医院相关企业存量也呈现出较为均匀的分布态势。
在这些新增宠物医院中,一些大型宠物医院资本也在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宠物医疗集团作为行业巨头,通过不断的并购和整合,构建了庞大的医疗网络。瑞派宠物医院则以其专业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资本的介入无疑推动了宠物医院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其内部的竞争态势。回溯资本涉足宠物医院的历程,需从 2015 年谈起。当年,瑞普生物投资入股瑞派宠物医院,这一标志性事件宣告资本正式进军宠物医院领域。后其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赫然在列。
伴随资本的涌入,行业旋即步入“群雄逐鹿”的阶段。各大宠物医院连锁品牌为抢占市场份额,持续扩张门店数量,竞争日趋激烈。尽管宠物医院数量剧增致使行业内卷加剧,利润率不断下滑,但这丝毫未阻碍资本前进的步伐。
以高瓴等众多资本投资的新瑞鹏为例,2016 年至 2022 年期间,新瑞鹏的门店数量暴增 27 倍有余,从 68 家飙升至 1850 家。截至 2024 年 6 月,据不完全统计,新瑞鹏旗下宠物医院大致稳定在 1600 家上下。
近年来对比门店经营指标,新瑞鹏表现欠佳,不仅门店扩张受阻,业绩也不佳。2014 - 2017 年瑞鹏股份盈利稳定,毛利率约 30%,但 2017 - 2019 年新瑞鹏业绩迅速恶化。2019 - 2022Q3 ,毛利率仅为个位数,利润由盈转亏,分别亏损 2.75 亿元、11.60 亿元、13.72 亿元与 7.56 亿元。
图片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暂无看到18年及23年财务信息
从投资角度来看,新瑞鹏已不再是优质标的,其2020-2022年ROE连年为负,分别为 -22.44%、-21.86% 与 -13.78%。而且在 2019年至2022年期间,新瑞鹏累计亏损超 34 亿元。2024 年,新瑞鹏还频繁曝出丑闻,像高压氧仓事件以及旗下宠物医院被罚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据新瑞鹏官方号发布在5月8日发布的内容,称过去的15个月里,在张延忠的带领下,旗下医疗板块业务在今年3月实现了扭亏成功。
新瑞鹏只是宠物医院领域疯狂扩张的一个例子。如今,经营业绩下滑、由盈转亏的宠物医院并非只有新瑞鹏。由此可见,当前企业规模的扩张往往只是一种“表面繁荣”。
图片扩张阻碍技术
宠物医疗市场中,资本妄图借鉴互联网那种通过承受亏损来换取规模扩张,从而占据市场并掌控定价权的模式。但事实上,宠物医疗业务的固有特质决定了这种模式难以落地。要知道,医院在设备、人员、门店租赁等方面投入的成本,并不会因为门店数量的增多而降低,而且由于要进行整体化管理,还会产生不少额外的开支。与此同时,资本的扩张也未能改变宠物看病和护理的消费模式,在市场本身价格虚高且事故频现的状况下,恐怕很难在收入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图片
在宠物医院的收购方面,存在全额收购(100%)和控股收购(51%)两种情形。很多人因为对自家医院感情深厚,不愿意全盘出售,这就导致小股东持有的 49%股权可能变成棘手的难题。由于合同限制不能转让剩余股份,大股东因此把小股东牵制住。
还有,不少个体宠物医院属于小型微利企业,在税务和员工社保方面可能存在不合规范的地方,这些不合规范之处构成了原本利润的一部分。在收购完成后,大股东为达成未来上市退出的目的,将合规成本转嫁给小股东。这不仅对医院的利润和小股东的分红造成影响(净利润为负时则不分红),而且上市产生的利益都归大股东(小股东没有母公司的股份)。
图片
最为关键的是,合同通常会规定医院的采购权、装修权、财务安排等权限都归大股东,小股东对医院的经营状况一无所知。“仿佛是客户供养着小股东,小股东又供养着大股东”,这无疑让负责实际经营的小股东以及门店兽医承受了更为沉重的经营压力。
此外,众多资本的介入依旧没能化解看病难的困境。在医院的运营中,不仅没有致力于提升医生的技术水平,反而将医生的工资与每月的业务量“绑定”。“每来一个客户,宠物医生就承担了一项指标”。
“刚迈进宠物医院的大门,医生就肩负起了任务。如此扭曲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宠物医生的技术怎能得以提升?”